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兽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相关术语的定义和解释。本文件适用于中兽医教学、科研、临床实践及相关领域的标准化交流。
Title:Veterina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inology - Part 1: General Theory and Yin-Yang Five-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VMA 139.1-2024《中兽医术语 第1部分:基础理论总论与阴阳五行》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关于“阴阳平衡”的定义和应用。这一修订不仅体现了现代兽医学对传统中兽医理论的理解深化,也更加贴合实际诊疗需求。
在旧版标准中,“阴阳平衡”被描述为一种抽象的状态,强调的是自然界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并且这两者需要保持和谐统一。然而,在新版标准里,“阴阳平衡”有了更具体的阐述,它不仅仅局限于描述状态,而是明确了如何通过观察动物的身体状况来判断其阴阳是否处于平衡之中。例如,当动物表现出过度兴奋、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等症状时,可能意味着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反之,则可能是阴气过盛而阳气不足。
这种变化对于兽医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诊断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出问题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措施。其次,也为后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在确定了阴阳失衡的具体情况后,可以采用针灸、草药等手段来进行调理,使动物恢复到健康状态。
以某养殖场的一头奶牛为例,这头奶牛最近几天产奶量明显下降,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的现象。根据新版标准中的指导原则,兽医首先对奶牛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其体温正常,但皮肤干燥无光泽,毛发粗糙凌乱,且粪便偏干结。结合这些体征,初步判断该奶牛可能存在阴虚火旺的情况,即阴液亏损导致内热上升。于是,兽医为其开具了一剂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并配合针灸疗法刺激特定穴位以促进气血流通。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奶牛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产奶量也开始回升。
总之,TCVMA 139.1-2024 对“阴阳平衡”的重新定义使得中兽医理论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动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