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袋豆腐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及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质量指标、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豆腐为主料,按照特定工艺制作的口袋豆腐的烹饪技术规范。
Title:Culina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cket Tofu in Chongqing Cuis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442-2012 渝菜 口袋豆腐烹饪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渝菜中口袋豆腐的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该标准强调了黄豆的重要性。规定选用优质非转基因黄豆作为主要原料,并且在浸泡过程中要确保水温适中,一般控制在20℃左右,浸泡时间为8至12小时,以保证黄豆充分吸水膨胀,提高后续磨浆的质量。
其次,在制浆环节,标准指出豆浆的浓度直接影响成品口感。通常情况下,每公斤黄豆需要加入约6升清水进行研磨,同时要求使用过滤网多次过滤,去除豆渣,确保豆浆细腻无杂质。此外,加热煮浆时温度应达到90℃以上并保持3分钟以上,这样可以有效杀菌,提升食品安全性。
对于成型步骤,标准特别提到口袋豆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形状如同一个小口袋。这一步骤需要将凝固剂均匀地撒入热豆浆中,然后轻轻搅拌直至形成絮状物,接着倒入模具内定型。模具底部铺设一层纱布或滤纸,有助于后期脱模操作顺利进行。
关于调味料的添加,标准建议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盐、鸡精等调料,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掩盖黄豆本身的清香。另外,为了增加风味层次,还可以尝试添加一些香油或者其他特色配料。
最后,在成品检验方面,标准提出了几个关键指标:一是外观应完整饱满,表面光滑;二是内部组织紧密,切开后不应有明显空隙;三是口感嫩滑,富有弹性;四是气味纯正,无异味。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产品才能被视为合格品。
总之,《DB50/T 442-2012 渝菜 口袋豆腐烹饪技术规范》从选材到成品都给出了详尽指导,为厨师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制作出口感绝佳的传统渝菜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