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果类蔬菜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茄果类蔬菜的采后处理与保鲜管理。
Title:Post-harvest Treat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bles - Part 4: Solanaceous Fr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67.4-2012蔬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第4部分:茄果类》是一项关于茄果类蔬菜采后处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采收要求
标准规定茄果类蔬菜应在果实充分发育、色泽正常、风味品质达到最佳时进行采收。具体到番茄,当果实由绿转红且具有光泽时为适宜采收期;对于辣椒,则需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是在果实颜色变深、形状饱满时采收。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雨后立即采摘,以减少病害发生概率。
二、分级与包装
茄果类蔬菜的分级依据其大小、形状、色泽等外观特征以及内部质量如成熟度、新鲜度等指标来划分等级。每一等级内的产品应保持一致性和均匀性。包装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且能够有效保护商品不受损伤。包装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伤害导致腐烂变质。
三、贮藏管理
贮藏环境温度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延长保质期,但过低温度会导致冷害现象出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根据不同种类的茄果类蔬菜设定合适的冷藏温度至关重要。例如,番茄的理想贮藏温度范围为10℃~13℃之间,而辣椒则建议维持在9℃~12℃左右。此外,湿度调节也很重要,过高湿度容易滋生霉菌,过低又会使果实失水皱缩,通常保持相对湿度在85%-95%较为理想。
四、运输与销售
运输途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剧烈震动和颠簸,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装卸作业时同样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碰撞次数。到达市场后应及时入库并尽快投放市场流通,缩短滞留时间,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最新鲜的产品。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在整个采后处理流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制度,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清洗杀菌处理。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追溯体系,记录从田间地头到最终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信息,便于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以上就是对DB11/T 867.4-201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