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绒毛用羊联合育种的技术要求、组织管理、选种选配及性能测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绒毛用羊的联合育种工作。
Title:Code for joint breeding of cashmere and wool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355-2012《绒毛用羊联合育种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新疆地区绒毛用羊的联合育种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的绒毛用羊联合育种工作。明确了适用区域和对象,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 联合育种:多个养殖场共同参与的系统性育种活动。
- 核心群:由遗传品质优良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用于繁育后代。
- 选配:根据遗传学原理选择最佳组合进行交配的过程。
3. 组织管理:
- 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育种计划、技术培训及监督执行情况。
- 明确各参与单位职责分工,确保信息共享与协作顺畅。
4. 基础资料收集:
- 每只羊需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包括出生日期、父母信息、生长发育状况等。
- 定期开展性能测定工作,如体重增长速度、羊毛产量等指标评估。
5. 选种选配:
- 根据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以及遗传潜力综合考量个体是否入选核心群。
- 实施正向选配策略,即同类优点互补的原则安排交配组合,以提高后代的整体质量。
6. 繁殖管理:
- 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保证母羊处于最佳状态接受交配。
- 加强孕期护理,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羔羊成活率。
7. 后代培育:
- 对新生羔羊实行早期断奶制度,促进快速生长。
- 注重营养供给平衡,满足其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
8. 遗传资源保护:
- 定期更新核心群成员名单,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
- 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探索更高效的育种方法。
通过以上条款的具体落实,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地区绒毛用羊的整体养殖水平,增加优质羊只数量,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