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用绵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址选择、羊舍建设、品种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肉用绵羊的规模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Meat Sheep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37-2012《肉用绵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用绵羊的饲养和管理过程,提高养殖效率和羊肉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设施
条文:养殖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污染源。
解读:这一条文强调了养殖场选址的重要性。地势高燥可以防止积水导致的疾病传播,良好的排水系统有助于保持圈舍干燥卫生。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是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减少外界因素对羊群健康的干扰。
二、品种选择
条文: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解读: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对于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优良品种通常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品种。
三、饲料配制
条文:精料补充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钙磷比为1.5:1~2:1。
解读:此规定确保了饲料营养成分的合理性。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6%保证了羊只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需求;而钙磷比例则直接影响骨骼健康及繁殖性能。合理搭配粗料与精料的比例也是关键所在,既要满足能量供给又要兼顾维生素矿物质平衡。
四、疫病防控
条文: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驱虫工作,并定期开展免疫接种。
解读:定期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保护羊只健康成长。免疫接种则是防止传染病爆发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提前接种疫苗可以使羊群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降低发病几率。
五、日常管理
条文:每日巡视羊舍至少两次,观察羊只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及排泄物变化。
解读:这项要求突出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羊群日常行为表现的关注,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如生病或受伤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小病拖成大患。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清理粪便,防止细菌滋生。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析,完整标准还包括更多细节方面的指导建议,希望养殖户朋友们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肉用绵羊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