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米-玉米咸水灌溉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小米和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咸水灌溉的田间管理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of Millet and Corn - DB12T 452-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452-2012《小米-玉米咸水灌溉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米和玉米在咸水灌溉条件下的种植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咸水灌溉:指使用含盐量高于常规灌溉用水标准的水源进行农业灌溉。
- 耐盐品种:指能够适应较高盐分环境并保持良好生长特性的作物品种。
技术要求
1. 灌溉水质
- 咸水灌溉时,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应超过2000mg/L,硫酸盐含量不超过2500mg/L。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土壤盐渍化加剧,影响作物根系健康。
2. 灌溉方式
- 推荐采用滴灌或渗灌等局部灌溉方法,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需定期监测土壤湿度,确保作物根区湿润但不过度饱和。
3. 施肥管理
- 在咸水灌溉条件下,应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减少氮肥比例,防止因高盐分导致的养分吸收障碍。
4. 品种选择
- 应选用经过试验验证具有较强耐盐能力的小米和玉米品种。例如,“津玉98”被证明对中等浓度的盐碱地有较好的适应性。
5. 田间管理
- 定期检查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形成次生盐碱化;适时进行中耕松土,改善通气状况;注意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盐胁迫下容易发生的病害。
6. 收获与储存
- 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避免因潮湿导致品质下降;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保证播种质量。
以上内容基于DB12/T 452-2012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