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il Tea Light Substrate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783-2012 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容器选择与摆放、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记录等。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基质要求:标准中明确指出,基质应选用无病虫害、无污染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肥力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腐殖土、珍珠岩、蛭石等混合配制而成。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苗木生长环境优良,避免因基质问题导致幼苗发育不良或受到病害侵袭。
在种子处理部分,强调要对采集来的油茶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传播。同时建议采用层积法催芽,具体操作为将种子与湿润的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低温环境中保存一段时间,促进种子提前萌发,提高出苗率。
对于播种环节,则要求控制好播种深度及间距,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两到三倍,行距保持在10至15厘米左右。此外还提到覆土后需要适当压实并及时浇水,保证土壤与种子充分接触,有利于扎根成活。
容器选择上提倡使用可降解材质制成的育苗袋,这样既能满足苗木初期生长需求又能减少后期移栽时对根系造成的损伤。摆放时要注意排列整齐,留有足够的间隙便于通风透光,同时也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开展。
苗期管理方面特别提到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灌溉频率与量级,既要保证水分充足又不能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发生;施肥则主张少量多次原则,在不同生长阶段施加适宜比例氮磷钾肥料,促进健壮成长。
病虫害防治这部分内容指出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定期巡查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比如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或者化学药剂喷洒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有效防控。
最后还特别强调了档案记录的重要性,要求详细记载整个育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播种日期、品种来源、环境条件变化等,以便日后查阅参考以及改进优化育苗技术流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多个角度全面规范了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育苗质量并保障最终产出优质健康的油茶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