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扒原壳鲍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按照传统鲁菜工艺制作的扒原壳鲍鱼菜肴。
Title:Cuisine of Shandong - Braised Abalone in Original Shell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972-2011《鲁菜 扒原壳鲍鱼》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扒原壳鲍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原壳鲍鱼:将新鲜鲍鱼连同其外壳一起加工制成的产品。
解读:此定义明确了产品形式为带壳,强调了保持鲍鱼原始状态的重要性。
二、要求
1. 原料要求:应选用鲜活或冰鲜的鲍鱼作为原料。
解读:确保原料的新鲜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2. 感官要求:
- 色泽:呈自然色泽。
- 形态:完整,无破损。
- 气味:具有鲍鱼特有的香气,无异味。
- 组织结构:质地紧密,富有弹性。
解读:感官指标从多个维度评价产品的外观、气味和质地,直观反映产品的品质。
3.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85%。
- 盐分含量:2%-4%。
解读:理化指标控制了产品的水分和盐分含量,防止过度干燥或过咸影响口感。
4. 微生物指标:符合GB 2733的规定。
解读:微生物指标保障了食品安全,避免有害菌超标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三、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通过目测、鼻嗅、手触等方式进行。
解读:感官检验是最直接有效的初步判断手段。
2. 理化检验: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
解读:理化检验需借助专业仪器设备,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四、检验规则
1. 组批与抽样:同一批次的产品视为一组,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
解读:合理组批和科学抽样有助于全面评估产品质量。
2. 判定规则:若所有项目均合格,则判定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
解读:严格的质量判定规则确保只有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五、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解读:清晰完整的标签信息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详情并追溯来源。
2.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规定。
解读:选用合适材质的包装材料可以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界污染。
3.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
解读:良好的运输条件可维持产品质量稳定。
4. 贮存环境温度应控制在0℃~10℃之间。
解读:适宜的贮存温度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上是对DB37/T 1972-2011《鲁菜 扒原壳鲍鱼》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