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阻燃防水卷材的燃烧性能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领域中使用的阻燃防水卷材。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Flame Retardant and Waterproof Membrane - Combustion Perform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990-2011《阻燃防水卷材燃烧性能技术条件》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水卷材的燃烧性能要求及相关试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明确了“阻燃防水卷材”的概念,即具有防水功能且在特定条件下能抑制火焰蔓延的材料。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指标提供了基础。
2. 分类与标记
- 卷材按其使用环境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两大类。每种类型又根据厚度和材质进一步细分。正确选择分类有助于确保材料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3. 技术要求
- 氧指数:这是衡量材料燃烧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标准要求不同类型的卷材氧指数应达到相应数值,例如室内型不低于30%,室外型不低于32%。
- 烟密度等级(SDR):用于评估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通常要求SDR不超过50,以减少火灾中的视觉障碍并降低毒性风险。
- 炭化高度:指试样在受火作用后剩余部分的最大炭化长度。标准规定此值不得超过一定限值,以保证材料不会因燃烧而产生过长的炭化区域影响结构安全。
4. 试验方法
- 对于上述各项性能指标,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步骤和技术细节。例如,采用GB/T 2406测定氧指数,利用ISO 5659测量烟密度等,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5. 检验规则
- 包括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内容。生产厂需按照规定的频率抽取样品进行出厂检验,只有当所有项目均符合要求时才能视为合格产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阻燃防水卷材燃烧性能技术条件》不仅对产品的基本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还特别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考量,这对于保障建筑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