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葡萄生产过程中的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包括产地环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出口葡萄生产的种植基地及相关企业。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xport Grapes Oper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良好农业规范(GAP)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958-2011《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葡萄操作指南》为出口葡萄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是关于种植基地环境要求,标准指出种植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水源或空气进入葡萄果实中,影响食品安全。
二是农药使用管理方面,标准强调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施用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要求建立完整的农药使用记录,包括农药名称、使用日期、用量等信息,以便追溯。
三是收获与包装环节,规定采摘时要避免损伤果实,并且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以减少病菌传播风险。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此外还要求对即将出口的葡萄进行预冷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
四是追溯体系构建,标准要求企业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种子种苗来源、肥料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最终产品流向等信息的完整记录。这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是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所有参与葡萄生产的工作人员都需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接触食品的操作人员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等。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DB37/T 1958-2011的核心框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出口葡萄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和农户来说,深入理解和严格执行上述规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