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链球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羊链球菌病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reptococcus Disease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390-2011《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病原与流行病学:标准指出羊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空气传播。在饲养管理不善或气候突变时容易暴发。解读时应强调加强日常管理和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临床症状:标准描述了急性型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等;慢性型则以消瘦、关节变形为主。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3.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如细菌分离培养)以及血清学试验等。强调准确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4. 预防措施:
- 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群体免疫覆盖率。
- 消毒灭源:定期对圈舍、用具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 隔离新进动物:新购入的羊只需隔离观察至少两周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养。
5. 治疗方案:推荐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作为首选药物,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同时配合支持疗法如补液、退烧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6. 档案记录:要求建立完整的防疫档案,内容涵盖疫苗接种情况、发病记录、治疗过程等信息,以便追溯分析和持续改进。
以上内容为企业和个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了明确指导方向,有助于科学有效地开展羊链球菌病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