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级沥青结合料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多级沥青结合料进行路面施工和养护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grade Asphalt Binder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724-2010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多级沥青结合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领域
- 该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及养护工程中采用多级沥青结合料的路面施工。明确指出本标准不适用于机场跑道和重载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
2. 术语定义
- 多级沥青结合料:由不同粘度等级的基质沥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具有宽广温度适应性的沥青材料。
- 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拌合并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材料要求
- 基质沥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规定,并且需满足特定的针入度、软化点等性能指标。
- 添加剂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对改善沥青低温延展性、抗老化能力以及提高施工和易性的效果。
4. 配合比设计
-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因素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推荐使用马歇尔试验法来确定目标空隙率和稳定度。
- 对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建议适当增加矿粉含量以增强混合料的黏聚力。
5. 施工工艺
- 摊铺机应具备自动找平装置,确保摊铺厚度均匀一致。
- 压实过程中应遵循“紧跟、慢压”的原则,即紧跟摊铺机后立即进行碾压,同时控制碾压速度不超过4km/h。
- 在低温季节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合料温度下降过快影响压实质量。
6. 质量检验
- 成品路面的压实度不得低于95%,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
- 每公里至少检测一处弯沉值,确保路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DB37/T 1724-2010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解读。这些内容对于指导山东地区相关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