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鲑鳟鱼工厂化冷流水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鲑鳟鱼工厂化冷流水养殖的生产与管理。
Title: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Cold Water Flow Trout and Salmon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9-2010《鲑鳟工厂化冷流水养殖操作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鲑鳟鱼类在工厂化冷流水养殖过程中的操作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
标准指出,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且水源充足的地方,确保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这表明养殖场必须避免工业废水、农业化学品等可能对鱼体健康造成威胁的污染物。同时,养殖用水需要定期检测,以保证其物理化学特性适合鲑鳟鱼生长。
苗种来源与质量
苗种需来源于有资质的育苗场,并附带合格证明。苗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必须严格筛选,包括检查体表是否光滑无伤、鳞片完整以及活力旺盛等指标。此外,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带入养殖系统。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涵盖了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多个方面。其中,饲料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季节变化及鱼群状态灵活调整,通常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营养成分需满足NRC推荐值。水质管理则强调定期监测溶解氧、pH值等参数,并及时更换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保障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建议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清理池底沉积物、合理安排轮捕轮放计划以及实施疫苗接种等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诊断治疗。
收获与运输
收获阶段需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机械损伤。活鱼运输过程中要控制好密度和温度,使用专用容器,并配备足够的氧气供应装置,确保运输途中鱼类能够正常呼吸直至安全到达目的地。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鲑鳟工厂化冷流水养殖操作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还强调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