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荷大径材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伐利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木荷大径材的培育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diameter Timber Cultivation of Schima superb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TGDFS 30-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大径材培育目标与具体操作细节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关于“大径材培育密度控制”这一关键条文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中明确了从幼林期到成熟林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具体密度调控措施,这对提升木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幼林期,新版标准建议每公顷保留株数由原来的800株降低至600株。这种调整基于近年来对木荷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发现适当稀疏的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单株树木的生长速度和材积增量。应用时需注意,在定植初期即进行合理间苗,确保留下的苗木分布均匀且健康强壮。同时,应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及竞争性植被,为保留下来的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对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具体密度控制值,新版标准提供了更加细化的参考表。例如,在肥沃土壤条件下,可维持稍高的密度;而在贫瘠土壤区域,则需进一步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生长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密度,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点。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密度控制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木荷大径材的形成,满足市场对优质木材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