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油菜田黄条跳甲的监测方法、预报依据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春油菜田黄条跳甲的监测与预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Phyllotreta striolata in Spring Rapeseed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803-2009《春油菜田黄条跳甲监测预报技术规范》是一项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油菜田中黄条跳甲的监测与预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监测的对象为黄条跳甲(Phyllotreta spp.),这是一种对春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小型害虫。监测范围应覆盖所有种植春油菜的区域,尤其是那些历史上黄条跳甲发生较为频繁或严重的地区。
2. 监测方法
# 诱捕器设置
- 诱捕器类型:推荐使用黄色粘板作为诱捕工具。这种诱捕器能够有效吸引并捕捉到成虫。
- 放置位置:诱捕器应放置在油菜田间的开阔地带,离地面高度约为30厘米,以确保最佳的诱捕效果。
- 诱捕频率:建议每5公顷设置一个诱捕器,并且每周检查一次,记录诱捕数量。
# 土壤样本采集
- 采样时间:在春油菜播种后至收获前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土壤样本采集。
- 采样深度:通常从表层土(0-10cm)开始,逐步深入至30cm。
-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黄条跳甲幼虫或卵的存在。
3. 预报模型
标准提出了基于气象条件和田间调查数据建立的预报模型。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年内黄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当年的气候状况(如温度、降水等),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条跳甲可能发生的程度。
4. 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监测结果及预报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当发现黄条跳甲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应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手段;
- 对于轻度受害区域,则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释放天敌昆虫;
- 同时强调农业防治的重要性,包括轮作制度的实施、清洁田园等。
5. 数据记录与报告
要求各监测点需详细记录每次监测的数据,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交书面报告。这些资料对于长期跟踪黄条跳甲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是对DB63/T 803-2009《春油菜田黄条跳甲监测预报技术规范》部分关键条款的解读。希望有助于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