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果沙棘无性繁殖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大果沙棘的无性繁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tive Propagation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Sea 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turkestan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905-2008 大果沙棘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大果沙棘无性繁殖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大果沙棘的无性繁殖育苗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树种范围,确保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 大果沙棘:指果实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沙棘品种。
- 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嫁接等方法使植物保持母本优良特性的一种繁殖方式。
3. 环境条件要求:
- 温度:适宜温度为15℃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根效果。
- 光照: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夏季高温时需适当遮阴防止灼伤。
- 土壤: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理想。
4. 插穗采集与处理:
- 插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长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
- 剪切后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用生根粉溶液浸泡半小时以促进愈合组织形成。
5. 扦插时间:最佳时间为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这两个时间段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插穗存活及快速生根。
6. 扦插方法:
- 按照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的标准开沟或打穴。
- 将处理好的插穗斜插入土壤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二。
- 插后压实周围泥土,并浇透水。
7. 田间管理:
- 定期检查苗床湿度,保持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
- 生长期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苗木健康成长。
- 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手段清除。
8. 出圃标准:合格的大果沙棘幼苗高度应在40厘米以上,地径达到0.5厘米,且根系发达完整。
以上是对《DB65/T 2905-2008 大果沙棘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规程》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育苗成功率,保障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