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水稻品种纯度田间现场鉴定的技术要求、方法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杂交水稻品种在田间生长期间的品种纯度鉴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Identification of Hybrid Rice Variety Pur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346-2006《杂交水稻品种纯度田间现场鉴定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杂交水稻品种纯度田间现场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对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杂交水稻品种在田间的纯度鉴定工作。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为杂交水稻,且鉴定工作需在田间进行。
2. 术语和定义:
- 杂交水稻品种纯度:指田间种植的杂交稻群体中符合该品种典型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
- 典型性状:指该品种特有的、稳定遗传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田间现场鉴定:在田间条件下,通过观察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表现来判断品种纯度的方法。
3. 鉴定时期:应在抽穗期至蜡熟期进行鉴定。此阶段植株的主要形态特征已经充分表现,便于准确鉴定。
4. 取样方法:
- 随机取样:从鉴定区域随机抽取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 样本数量:每品种至少取5个点,每个点取样不少于50株。
- 取样位置:应避开田边、沟边等特殊地段。
5. 鉴定内容:主要包括植株高度、叶片形状、穗部特征、粒型等。这些特征是区分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重要依据。
6. 结果判定:根据观察到的性状与标准样品或描述符进行对比,计算出符合典型性状的个体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以此作为品种纯度的评价指标。
7. 报告撰写:鉴定结束后,应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鉴定时间、地点、方法、结果及结论等信息,并附上必要的照片或图表以辅助说明。
8. 注意事项:鉴定过程中应注意天气状况对植株表现的影响;同时要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以便后续核查。
以上是对DB42/T 346-2006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