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鲈亲鱼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花鲈亲鱼的培育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Giant Perch (Siniperca chuatsi) Broodsto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332-2006花鲈养殖技术规范》中的亲鱼培育技术是确保花鲈健康繁殖的基础,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亲鱼选择:文件中指出亲鱼应来源于健康的种群,要求亲鱼体长达到35cm以上,体重不低于750g。这一标准是为了保证亲鱼具有良好的生殖能力,同时避免因个体过小导致的繁殖问题。
2. 亲鱼来源与隔离:强调亲鱼需从无病害、环境优良的水域捕捞,并在专门的隔离池中暂养至少一个月。此措施旨在排除潜在疾病隐患,使亲鱼适应新环境,减少运输压力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3. 饲料投喂:规定亲鱼培育期间每日需投喂两次高质量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并适当补充新鲜小杂鱼或虾类作为补充。这有助于满足亲鱼生长发育及性腺成熟所需营养,促进其正常排卵产卵。
4. 水质管理:要求水温控制在18℃至25℃之间,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pH值维持在7.5-8.5范围内。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以保持水质清新,每周进行一次底质清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提高亲鱼免疫力,创造适宜的繁殖环境。
5. 光照周期调控:建议采用自然光照结合人工补光的方式,逐步增加光照时间直至每天达到14小时左右,模拟自然季节变化规律。这种做法有利于调节亲鱼内分泌系统,促进性腺发育。
6. 疾病防控: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注意观察亲鱼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定期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鱼体浸泡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
通过上述关键环节的有效执行,可以显著提升花鲈亲鱼的质量与数量,为后续人工繁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