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荔浦芋生产的产地环境、种芋选择与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荔浦芋的生产。
Title:Lipu Yam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72-2003 荔浦芋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荔浦芋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质品种,如“桂芋2号”或“桂芋3号”。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在选择种芋时,应挑选无病斑、无机械损伤且重量适中的健康种芋。
2. 土壤准备: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耕细作,土壤pH值应在6.0至7.0之间。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并配合使用磷钾肥。此外,还应注意排水系统的建设,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3. 播种时间与密度: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中旬至4月初。行距保持在80厘米左右,株距为6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灌溉,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块茎膨大期。
- 施肥:除基肥外,在整个生长期还需追加两次肥料,分别是在拔节初期和块茎形成期,每次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害及时处理。推荐采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和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病虫害。
5. 采收: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150天左右。当叶片开始枯黄并自然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块茎表面,以免影响贮存质量。
6. 贮藏:收获后的荔浦芋应放置于通风良好、温度较低的地方进行短期贮藏。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则可采用冷藏方式,适宜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显著提升荔浦芋的品质及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