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狂蝇蛆病的防制技术要求,包括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从事羊养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狂蝇蛆病的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heep Botfly Magg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0-2000《羊狂蝇蛆病防制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羊狂蝇蛆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羊狂蝇蛆病”的概念,即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体表或体内引发的一种疾病。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2. 预防措施
- 定期检查:要求养羊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 环境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减少蝇类滋生地,例如清理粪便、定期消毒等。
3. 治疗方法
- 药物使用: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照说明书剂量给药。
- 隔离治疗:对已确诊的患病羊只应立即隔离,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 监测与评估
-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记录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药物使用情况,以便持续改进防制策略。
5. 培训与宣传
- 定期组织养殖户参加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羊狂蝇蛆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这些条文从预防到治疗再到长期管理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有助于有效控制羊狂蝇蛆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