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防制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诊断方法、免疫接种、消毒措施及综合防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in Dairy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B43.096.15-1990《奶山羊布鲁氏菌防制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标准要求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新引进的羊只等。这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2. 疫苗接种:明确规定了疫苗的选择和接种程序。例如,推荐使用特定的活疫苗,并在特定月龄进行首次接种,随后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免疫。这确保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监测与检测:要求定期对羊群进行血清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感染个体。检测频率和方法需符合相关规定,以便尽早采取控制措施。
4. 病羊处理:对于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羊只,必须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或淘汰。这一措施旨在防止疾病在群体中扩散。
5. 人员防护:工作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工作服,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这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感染。
6. 环境管理:强调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包括清洁饮水、合理堆放饲料以及妥善处理粪便等废弃物。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率。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解读,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