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的操作技术要求,包括加冰方法、保鲜条件、设备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海洋捕捞渔船对渔获物进行加冰保鲜的作业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ce Preservation of Fish Catches on Bo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X6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ZB B 53001-1988 是一项关于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操作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渔船在捕捞作业中对渔获物的处理和保存方法。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提高渔获物的保鲜质量,还能延长其保质期,减少因储存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根据 ZB B 53001-1988 的规定,渔船在捕捞渔获物后,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其中,加冰保鲜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渔获物的新鲜度。规程对加冰量、冰块质量以及操作流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些具体要求的背后,是科学依据和技术经验的支撑。例如,研究表明,当温度控制在0℃至4℃范围内时,大多数细菌的活性会显著降低,从而有效延缓渔获物的腐败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大型远洋渔船已经成功应用了 ZB B 53001-1988 的标准。例如,某远洋捕捞公司曾采用该规程,在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深海捕捞任务中,将渔获物的保鲜率提高了近20%。该公司通过精确计算加冰量和优化冰块分布,实现了渔获物的全程冷链管理,最终将产品运往全球市场。
此外,一些中小型渔船也在逐步推广这一规程。尽管资源有限,但通过改进储藏设备和加强人员培训,他们同样能够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例如,某沿海地区的渔民合作社,通过集体采购优质冰块并统一操作流程,使渔获物的平均保鲜时间从原来的3天延长到了7天,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尽管 ZB B 53001-1988 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但在实际执行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部分偏远地区的渔船可能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优质冰块,这直接影响了保鲜效果。其次,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时难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渔获物保鲜技术将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加冰保鲜外,冷冻保鲜、真空包装等新技术也逐渐被引入渔业领域。例如,某科研机构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制冷剂,可以在更低的能耗下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渔获物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可能,渔船可以通过实时数据传输,随时调整保鲜策略。
综上所述,ZB B 53001-1988 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不仅是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指南,更是推动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手段,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渔获物的质量和价值,为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