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弹性钢丝挡圈的型式、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工业中使用的弹性钢丝挡圈。
Title:Elastic Wire Retaining R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J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 747-1973是中国国家机械工业部于1973年发布的关于弹性钢丝挡圈的标准文件。这一标准主要规范了弹性钢丝挡圈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要求,旨在确保其在机械设备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弹性钢丝挡圈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用于防止零件轴向移动或定位固定。它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弹性钢丝挡圈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弹性变形实现对零部件的紧固与定位,因此其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至关重要。SJ 747-1973标准不仅规定了挡圈的尺寸公差、表面质量等基本参数,还提出了严格的力学性能要求,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弹性钢丝挡圈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轴向定位的机械设备。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这些应用实例表明,弹性钢丝挡圈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弹性钢丝挡圈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密不可分。以下是其主要技术特点:
这些技术特点使得弹性钢丝挡圈成为许多复杂机械系统中的理想选择。
SJ 747-1973标准不仅规定了挡圈的基本参数,还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标准要求挡圈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氧化皮等缺陷,同时对其尺寸公差和硬度进行了明确限定。这些要求确保了挡圈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验证挡圈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生产企业通常会采用一系列检测手段,包括目视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试和疲劳试验等。例如,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数百万个挡圈,其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这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挡圈产品的高质量提供了保障。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弹性钢丝挡圈也在不断改进。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挡圈更加轻量化、高强度化;另一方面,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激光切割和精密冲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挡圈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挡圈的可回收性和绿色制造。例如,某国际知名制造商推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致力于减少挡圈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弹性钢丝挡圈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体现了现代工业对质量和效率的追求。SJ 747-1973标准不仅是挡圈制造的指导原则,更是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