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注射模零件中带螺塞隔片的技术要求、尺寸公差、材料选用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使用的带螺塞隔片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Plastic Injection Mold Components - Plug Separator with Screw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T 10519.29-1994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塑料注射模具中的特定零部件——带螺塞隔片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定义。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统一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并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指导。带螺塞隔片是塑料注射模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模具腔体内部形成密封结构,确保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带螺塞隔片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与其他模具部件的固定,同时在模具腔体内形成有效的密封效果。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熔融塑料泄漏,从而保证注塑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此外,带螺塞隔片还具有调节模具腔体容积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调整产品厚度或形状。
SJT 10519.29-1994标准对带螺塞隔片的几何尺寸、公差范围以及表面处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隔片的外径和内径尺寸必须严格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以确保与模具其他部分的良好配合。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隔片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以保证密封效果。
尽管带螺塞隔片在塑料模具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注塑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力可能导致隔片变形或损坏,进而影响密封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商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例如,在某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工程师通过改进隔片的设计,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30%以上,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带螺塞隔片的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总之,SJT 10519.29-1994标准为带螺塞隔片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实施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推动了整个塑料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生产工艺,带螺塞隔片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