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Pinghu Asparagus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生产技术规程(TZNZ 238-2023)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在病虫害防治部分进行了显著优化。以“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为核心,本文将详细解读新旧版标准在这方面的差异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虽然能够快速控制病情,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新版标准则提倡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例如,在新版标准第5.4节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应优先选择抗病品种,并结合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积累。”这意味着种植户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芦笋品种,同时合理安排作物轮作顺序,避免连作带来的病害加重。此外,还建议利用黄板诱杀蚜虫、设置防虫网等方式来降低虫口密度,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
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对田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主要病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然后按照标准中的指导原则制定详细的防控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适时灌溉等环节。当必须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并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止抗性产生。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从事平湖芦笋生产的农户来说,掌握并落实好这一系列新技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