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的命名规则、分类方法及标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苯乙烯和丙烯腈为原料制得的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的命名与分类。
Title:Nomenclature for Styrene-Acrylonitrile (SAN) Copolymer Mo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G45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HT 1540-1993标准中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命名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SHT 1540-1993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的命名规则。该标准旨在为材料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提供统一的命名方法,便于识别和分类。
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是由苯乙烯(Styrene)和丙烯腈(Acrylonitrile)通过共聚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主要成分比例决定了材料的性能特点,例如耐热性、刚性和韧性等。
根据SHT 1540-1993,SAN材料的命名遵循以下规则:
(1)材料类型代码:如“SAN”;
(2)性能等级代码:表示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用途代码:表明材料的应用领域,如模塑或挤出;
(4)其他补充信息:如改性剂种类或特殊性能。
性能等级代码通常由数字或字母表示,具体含义如下:
用途代码用于区分SAN材料的具体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是的,如果SAN材料经过改性处理(如加入增韧剂或阻燃剂),其命名中通常会包含改性剂的信息。例如,“SAN-BM-E”可能表示一种高耐热型、添加了增韧剂的挤出材料。
尽管SHT 1540-1993是官方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企业可能会采用行业习惯或国际标准(如ISO)进行命名。然而,为了保证一致性,建议优先使用SHT 1540-1993规定的命名规则。
在选择SAN材料时,需结合其性能等级代码和用途代码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若目标用途为制造电子外壳,则需选择具有阻燃特性的高耐热型材料(如“SAN-D-M”)。
原则上不建议自定义代码,因为这可能导致命名混乱并影响材料的可追溯性。若确实需要扩展命名体系,应提前与相关标准化机构沟通确认。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但不涵盖特殊定制或实验性质的材料。对于此类材料,需另行制定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