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基本原则、苗种选择、放流场地要求、放流操作规程及效果评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水域内开展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CT 9437-2020标准中涉及的名词术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SCT 9437-2020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是《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旨在保护和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工繁殖或采集野生种群,将水生生物重新释放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种群数量并恢复生态平衡的过程。这是保护濒危物种和修复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包括:
放流规格是指放流个体的大小或年龄,通常以体长、体重或年龄来表示。根据SCT 9437-2020标准,放流规格的选择需符合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需求,以确保放流个体能够适应野外环境并存活。
放流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放流方式是指将水生生物放归自然水域的具体方法,例如直接投放入水、通过滑道缓慢释放等。不同的放流方式会影响放流个体的存活率和适应能力。
放流成功的判断依据包括:
通常需要通过长期监测和评估来确认放流效果。
增殖放流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
因此,在实施放流时需严格遵循标准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SCT 9437-2020标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涵盖放流前准备、放流过程控制以及放流后的监测评估。它强调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放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普通公众可以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参与增殖放流活动,但需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放流未经批准的物种或数量。这有助于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