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铁生产企业固定污染源烟气中二氧化碳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钢铁生产企业固定污染源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监测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Monitoring Guideline for Carbon Dioxide in Flue Gas from Fixed Pollution Sources - Part 1: Stee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HBJN 0002.1-2022 固定污染源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监测指南 第1部分:钢铁生产企业》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聚焦于“采样点位设置”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展开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THBJN 0002.1-2018中,对采样点位的具体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应在烟道截面中心位置设置采样点,并未明确如何处理多股气流合并排放的情况。而在新版标准中,新增了关于复杂排放场景下的具体指导,例如当烟气由多个独立来源汇合后进入主烟道时,需分别设置独立采样点,并将各点数据加权平均作为最终结果。这种变化旨在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避免因单一采样点无法全面反映整体排放状况而导致的偏差。
以某钢铁厂为例,在实际操作中,若其烧结机尾气与焦炉煤气净化后的气体共同汇入总排口,则应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在烧结机尾部和焦炉煤气出口分别设立独立采样点。假设烧结机尾气流量为50万立方米/小时,二氧化碳浓度为300ppm;焦炉煤气出口流量为20万立方米/小时,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那么总排放量计算公式为:(50×300+20×400)/(50+20)=328.57ppm。这比直接在总排口处采样得到的单一值更能真实反映整个系统的排放水平。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采样点布置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如管道直径、气流方向等因素,并定期校验点位布局合理性。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细化规定,可以显著提升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环保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