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蚝油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牡蛎为原料制取的蚝油及其制品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Title:SCT 3601-2003 Oyster Sau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3601-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蚝油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蚝油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检验规则等。具体包括颜色、香气、滋味、盐分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等关键指标。
氨基酸态氮是衡量蚝油鲜味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越高,蚝油的鲜味越浓郁。根据SCT 3601-2003,一级蚝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应不低于0.7 g/100 mL。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盐分是蚝油的重要成分之一,但过高的盐分会影响蚝油的风味。根据SCT 3601-2003,蚝油的盐分含量通常在16%-20%之间,超出此范围可能表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标注“零添加”或“无添加”的蚝油通常指未额外添加防腐剂或其他化学添加剂,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完全不含其他成分。消费者仍需关注其氨基酸态氮含量和盐分等指标。
根据SCT 3601-2003,蚝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但具体时间可能因生产工艺和包装方式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购买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
蚝油开封后建议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完毕。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导致品质下降。
虽然蚝油具有独特的鲜味,但它不能完全替代酱油。蚝油更适合用于提鲜,而酱油则更注重调味。
正确的储存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