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尼罗罗非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尼罗罗非鱼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
Title:SCT 1027-2016 Nile Tilap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淡水鱼类,因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优良而成为全球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根据中国农业行业标准SCT 1027-2016的规定,尼罗罗非鱼的养殖需遵循科学规范,以确保其品质与产量的双重提升。
尼罗罗非鱼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多种水质条件下生存。然而,根据SCT 1027-2016的要求,养殖水体的温度应控制在20°C至35°C之间,pH值维持在6.5至8.5范围内,以保证其最佳生长状态。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溶解氧的重要性,要求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不得低于4 mg/L。
尽管尼罗罗非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长期集约化养殖仍可能引发各类疾病。为此,SCT 1027-2016提出了以下防控措施: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鱼类作为优质蛋白来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尼罗罗非鱼凭借其高营养价值和较低的养殖成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根据SCT 1027-2016的标准,尼罗罗非鱼的养殖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