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师栗播种及组培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环境条件控制、种苗质量标准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师栗的播种育苗及组培育苗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and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of TianShi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SF 010-2023天师栗播种及组培育苗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环节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其中,关于“组培苗移栽前适应性处理”的规定变化最为显著。这一条文在新标准中不仅增加了具体的操作步骤,还明确了适应性处理的时间和环境要求,这对于提高组培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标准的规定,组培苗移栽前需要经历为期7至10天的适应性处理。首先,将组培瓶从培养室取出后,需放置于遮光率为50%-70%的半阴环境中,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为15分钟。其次,逐步减少培养基中的养分浓度,具体做法是每周用清水冲洗培养基一次,连续两次后改用低浓度营养液喷洒叶片。最后,在适应性处理的后期,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使光照时长每日递增1小时,直至达到自然光照水平。
通过这样的适应性处理,可以使组培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有效降低因突然移植带来的应激反应,从而大幅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这项措施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实践,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