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易腐食品(果蔬类)在冷藏链过程中涉及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果蔬类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的相关企业及单位。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cold chain operation of perishable food - Fruits an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729-2012《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易腐食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冷藏链操作流程,确保食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这一标准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覆盖了整个冷藏链的各个环节。
冷藏链是保障易腐食品质量的核心环节,而SBT 10729-2012对这些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标准中涉及的主要环节:
SBT 10729-2012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冷链物流不完善导致的果蔬损耗率高达20%-30%,远高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以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例,其在引入SBT 10729-2012标准后,对其生鲜供应链进行了全面升级。首先,在产地建立了预冷中心,将采摘后的水果蔬菜迅速降温至适宜温度;其次,采购专用冷藏车,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最后,在门店内设置了智能化温控系统,实时监控冷藏柜内的环境参数。经过一年的实践,该超市的果蔬损耗率下降了15%,客户满意度提升了20%。
为了更好地执行SBT 10729-2012标准,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度监控更加精准;自动化仓储系统则提高了货物分拣和存储的效率。此外,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发也推动了行业的绿色发展。
尽管SBT 10729-2012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限制难以承担高标准的冷链设施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冷藏链的整体运行效果。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的冷链网络建设。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绿色经济的重视,SBT 10729-2012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预计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成为全球领先的冷链物流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