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易腐食品中禽畜肉在冷藏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包括温度控制、运输、储存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禽畜肉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环节的冷藏链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ld Chain of Perishable Foods - Poultry and Livestock M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730-2012 是中国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易腐食品冷藏链中禽畜肉的处理与运输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鲜期以及减少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标准涵盖了从屠宰到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对温度控制、储存环境、运输方式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冷藏链是指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环节,用于确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对于禽畜肉而言,冷藏链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其品质和安全性。如果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微生物滋生、营养成分流失以及感官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冷藏链体系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关键。
SBT 10730-2012 标准将冷藏链分为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范。
在屠宰环节,标准要求采用快速冷却技术以降低胴体温度,防止细菌繁殖。此外,还需对屠宰设备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卫生条件符合要求。初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肉品进行分级、分割和包装,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储存和运输是冷藏链的核心环节。标准规定,冷藏库的温控系统必须具备实时监控功能,并配备备用电源以防断电。运输车辆需安装温度记录仪,以便随时检查温度变化情况。例如,某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温控系统,实现了全程冷链可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产品损耗率。
在零售端,标准强调销售区域的温度应保持稳定,避免因频繁开关门导致温度波动。同时,鼓励商家采用透明化展示柜,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的储存状态。数据显示,实施冷藏链管理后,超市中禽畜肉的新鲜度提升了约 30%,退货率下降了 25%。
某知名肉类加工企业在推行 SBT 10730-2012 标准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首先,他们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温控设备和自动化分拣系统。其次,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追溯体系,每一批次的产品都附有详细的批次信息和温控记录,便于追踪问题源头。最后,公司还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全员对冷藏链重要性的认识。经过一年的努力,该企业的禽畜肉产品合格率达到 98%,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尽管 SBT 10730-2012 标准为冷藏链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基础设施不足,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冷藏设施的普及率较低;其次是成本压力,高标准的冷藏链建设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展望未来,冷藏链技术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例如,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温控更加精准,而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发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SBT 10730-2012 标准将成为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