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卤制豆腐干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凝固、压制成型后,再经卤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卤制豆腐干。
Title:SB/T 10632-2011 Halogenated Tofu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632-2011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专门针对卤制豆腐干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这项标准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指南,还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保障。卤制豆腐干作为一种传统豆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由于传统工艺的复杂性和地域差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SBT 10632-2011的出台对于统一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SBT 10632-2011的规定,卤制豆腐干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以及成品检测等环节。首先,在原料方面,必须选用优质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并确保其蛋白质含量达到一定标准。其次,卤制工艺是决定豆腐干风味的关键步骤,包括卤汁配比、煮制时间和温度控制等。此外,成品的感官指标(如色泽、气味、口感)和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盐分含量)也需符合标准要求。
卤制豆腐干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休闲食品领域。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品,而卤制豆腐干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然而,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对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的把控,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以某知名卤制豆腐干品牌为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SBT 10632-2011标准执行,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他们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确保每一块豆腐干都能均匀吸收卤汁;同时,通过严格的出厂检验程序,确保每一箱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该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一家地方特色卤制豆腐干企业。这家企业依托当地丰富的香料资源,研发出独具特色的卤汁配方,使产品在口味上脱颖而出。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化管理,其产品质量时有波动,导致客户投诉率较高。后来,该企业引入SBT 10632-2011标准,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逐步改善了产品质量问题,实现了销量翻倍的增长。
SBT 10632-2011卤制豆腐干标准的实施,为中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化生产的依据,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选择。在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技术创新的推进,卤制豆腐干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符合标准的企业涌现出来,共同推动中国豆制品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