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的基本要求、选址与布局、建筑与设施、商品配置及服务功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地区农家店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of Village Sto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店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商业服务设施,其建设和改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规范农家店的建设与改造工作,确保其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并符合环保要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SBT 10393-2005 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标准为农村商业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农家店选址、建筑结构、设施设备配置以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首先,在选址方面,《规范》强调了农家店应位于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以方便村民购物。其次,关于建筑结构,《规范》要求农家店的建筑需满足抗震、防火等安全标准,并配备必要的通风和采光设施。此外,对于设施设备的配置,《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货架的承载能力、冷藏设备的温度控制范围等。最后,在运营管理方面,《规范》鼓励农家店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农家店不仅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供应点,更是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共有约60万家农家店,覆盖了全国近90%的行政村。这些店铺在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然而,由于部分农家店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导致其运营效率较低。因此,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能够显著提升农家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以江苏省某县为例,该县自2018年起依据《规范》对全县范围内的农家店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县农家店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改造后的农家店不仅外观更加美观大方,而且内部布局更加合理,货架摆放整齐有序。据统计,改造后农家店的日均销售额平均增长了30%,部分优秀店铺甚至实现了翻倍增长。此外,通过引入智能POS机和会员积分制度,这些农家店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SBT 10393-2005 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为农家店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商业设施的质量提升,更关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农家店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