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Furazolidone in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387-2004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呋喃唑酮残留测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食品检测领域中对呋喃唑酮这一兽药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呋喃唑酮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疾病,但由于其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如致畸、致癌等,已被许多国家禁止作为兽药使用。
SBT 10387-2004标准详细规定了检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前处理、仪器设备要求以及具体的检测步骤和结果判定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呋喃唑酮虽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其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长期摄入含有呋喃唑酮残留的肉类或水产品,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过敏反应甚至癌症。因此,加强对食品中呋喃唑酮残留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SBT 10387-2004标准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荧光检测器的技术手段,对食品中的呋喃唑酮残留进行定量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检测流程:
这种严谨的检测流程不仅能够有效识别出超标样品,还能帮助生产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流通。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SBT 10387-2004标准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例如,在某次针对大型超市销售的冷冻鸡肉产品的抽检中,发现部分批次的呋喃唑酮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监管部门立即责令相关企业召回问题产品,并对涉事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食品企业也高度重视呋喃唑酮残留的控制。一家知名水产加工企业在引入SBT 10387-2004标准后,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成功获得了欧美市场的准入资格,年销售额增长超过30%。
尽管SBT 10387-2004标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永无止境。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检测方法,提高自动化程度,缩短检测周期;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
总之,SBT 10387-2004标准不仅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这一标准将在未来的食品安全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