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鲜蔬菜包装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志、检验规则及运输和贮存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鲜蔬菜在流通环节中的包装处理。
Title: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Fresh Vegetables Packag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158-1993《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新鲜蔬菜包装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自1993年实施以来,为新鲜蔬菜的包装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旨在确保蔬菜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标准中涵盖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设计以及包装标识的具体要求,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SBT 10158-1993中,包装材料的选择是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明确指出,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防水性和防潮性,以适应不同蔬菜品种的需求。例如,叶菜类蔬菜需要更高的透气性以防止腐烂,而根茎类蔬菜则需要更强的防水性能来保护其水分。此外,包装材料还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推广可循环利用的纸箱或生物降解材料。
以某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为例,其采用符合SBT 10158-1993标准的包装方案后,蔬菜损耗率从原来的15%下降到5%,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包装方式的设计直接影响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SBT 10158-1993强调,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蔬菜的特性,如形状、重量、易损程度等。例如,对于容易受损的西红柿和黄瓜,应采用分隔式包装,避免因碰撞导致损伤;而对于耐储存的土豆和胡萝卜,则可以采用堆叠式包装,提高空间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气调包装技术。据某生鲜电商数据显示,采用气调包装的蔬菜平均保质期比传统包装延长了3天,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包装标识是SBT 10158-1993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方便消费者识别产品信息,还能帮助监管机构进行质量追溯。标准要求包装上必须标注蔬菜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重等基本信息,同时鼓励企业增加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某知名超市在推行包装标识规范化后,消费者投诉率下降了40%,同时也增强了品牌的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
SBT 10158-1993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蔬菜包装的质量,还对整个农业产业链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标准化的包装减少了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其次,包装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最后,标准的普及增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推动了健康消费理念的形成。
以某省为例,自实施SBT 10158-1993以来,全省蔬菜产业年产值增长了20%,带动了超过10万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SBT 10158-1993《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新鲜蔬菜的包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通过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优化包装方式以及规范包装标识,该标准在保障蔬菜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