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构造混杂岩带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构造混杂岩带地区的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安全评价及相关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in Tectonic Mélange Zo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SC 003-2023与TGSC 003-2018关于构造混杂岩带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中不良地质体界定的差异分析》
在TGSC 003-2023《构造混杂岩带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规范》中,相较于TGSC 003-2018版,对于不良地质体的界定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定。旧版标准中对不良地质体的定义较为宽泛,仅提出可能影响铁路工程安全的地质现象均可归为不良地质体。而新版标准则明确指出,不良地质体是指在构造混杂岩带内,具有显著变形特征、特殊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潜在危害性的地质体。
新版标准具体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可被认定为不良地质体:第一,存在明显塑性变形且变形幅度超过30度的地质体;第二,含有大量破碎岩块且完整性指数低于0.3的地质体;第三,含水量较高且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地质体。这些具体指标的设定,使得不良地质体的识别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以某高速铁路建设为例,在进行地质安全评价时,通过采用新版标准中不良地质体的判定方法,技术人员发现一处地质体不仅存在较大角度的塑性变形,而且其完整性指数仅为0.25,同时含水量较高,渗透系数达到10^-3cm/s。根据新版标准,该地质体被明确划分为不良地质体,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如加强支护结构设计、设置排水系统等,从而有效保障了铁路工程的安全性。
这一变化体现了新版标准在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中的进步,使得不良地质体的识别和处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