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野外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保护措施及监测与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各类建设项目野外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Field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AHEPI 0011-2025建设项目野外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规程》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上有了更细致和严格的规定。本文将聚焦于“植被恢复”这一关键内容的新旧版差异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中,对于植被恢复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植被恢复,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恢复方式、时间以及效果评估标准。而在新版中,则明确规定了植被恢复的具体操作流程:首先,在施工前需对原有植被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包括植被种类、覆盖面积等信息;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现有植被的影响,并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废弃物;最后,在施工结束后,依据原有的植被类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恢复种植,同时设置合理的养护周期,确保植被能够健康生长并达到预期的覆盖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这些规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假设某地正在进行一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开工之前,技术人员按照新规要求对该区域内的植被进行了全面普查,发现该地区主要以灌木为主,且覆盖率约为60%。根据普查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植被恢复计划,包括选用本地适应性强的灌木品种进行补种,以及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的目标,不仅有效降低了因施工带来的生态影响,还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这样的具体实例可以看出,《TAHEPI 0011-2025》不仅提高了对植被恢复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