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螺旋锥柄机用铰刀(d10~32)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螺旋锥柄机用铰刀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Spiral Taper Shank Machine Reamers (d10~32) -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368-1989 是中国机械工业部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规范螺旋锥柄机用铰刀的技术要求和规格范围。该标准适用于直径范围为 d10~32 的铰刀产品,这些铰刀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孔加工的场景中。螺旋锥柄的设计使得铰刀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速切削环境,同时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螺旋锥柄铰刀的核心设计在于其独特的锥形柄部和螺旋刃结构。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铰刀的刚性,还增强了切削效率。以下是螺旋锥柄铰刀的主要设计特点:
QJ 368-1989 标准对螺旋锥柄机用铰刀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螺旋锥柄机用铰刀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发动机缸体的加工需要高精度的孔加工,而 QJ 368-1989 标准规定的铰刀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据统计,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引入符合该标准的铰刀后,加工效率提升了约 20%,废品率降低了 15%。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在飞机零部件的加工中,由于材料硬度高且形状复杂,传统的铰刀往往难以胜任。而螺旋锥柄铰刀凭借其优异的切削性能,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数据显示,使用该标准铰刀后,加工时间缩短了 18%,并且显著减少了刀具更换频率。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精度、高效率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螺旋锥柄机用铰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铰刀的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环保化。
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QJ 368-1989 标准的实施,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QJ 368-1989 螺旋锥柄机用铰刀(d10~32)标准是机械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其设计和应用对于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了解该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标准不仅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螺旋锥柄铰刀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各行业的高效生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