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用光固化颌垫树脂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光固化颌垫树脂材料,用于牙科领域中的临时颌垫修复体的应用。
Title:Additive Manufacturing Photocuring Occlusal Pad Resin
中国标准分类号:C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MDI 146-2025《增材制造 光固化颌垫树脂》是针对光固化技术在颌垫树脂领域应用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材料性能测试条件”的变化,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
在旧版标准中,材料性能测试主要依赖实验室环境下的常规条件(如温度23℃±2℃、湿度50%±5%)。然而,新版标准增加了对实际使用环境的考量,要求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分别进行测试。例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如40℃、85%RH),需评估材料的抗变形能力及表面硬度稳定性。
这种调整的意义在于更贴近临床应用场景。比如,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处于出汗多、口腔湿润的状态下佩戴颌垫,此时材料若无法保持原有性能,则可能导致不适甚至损坏。通过引入多环境测试条件,制造商能够确保产品在各种可能的工作环境中均能稳定表现,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并降低售后风险。
为了有效实施这一要求,企业应优化配方设计以增强材料耐候性,并完善生产流程中的质量监控体系。此外,在开发阶段增加模拟测试环节也十分必要,可以利用加速老化试验等手段预测产品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总之,《增材制造 光固化颌垫树脂》的新版标准通过细化材料性能测试条件,促使相关行业更加关注实际应用需求,这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