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管子及管路附件的公称通径的相关要求、尺寸规格及其标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航空及相关领域中管子及管路附件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Tubes and Fittings for Tubing - Nominal Diame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J11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202-1986 是中国航天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管子及管路附件的公称通径》。这一标准主要规范了航天领域中各种管子及其附件的公称通径定义、分类和应用要求。公称通径(Nominal Diameter,简称 DN)是管道系统设计与制造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不仅影响管路的流量能力,还决定了连接件的选择和系统的安全性。
公称通径是一个标准化的名义直径值,通常用于表示管道内径的近似尺寸。尽管公称通径并不等同于实际内径,但它为工程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考值,便于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实现互换性。例如,在 QJ 202-1986 中,公称通径分为多个等级,如 DN10、DN20、DN32 等,每个等级对应特定的管道内径范围。
根据 QJ 202-1986 的规定,管子及管路附件可以按照材质、用途和工作条件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以燃料输送管为例,其公称通径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燃料的流动效率和安全性。例如,DN50 的燃料输送管适用于中小型航天器,而 DN100 则常见于大型运载火箭。
在实际工程中,QJ 202-1986 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进剂输送系统就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在长征五号火箭的设计中,主推进剂输送管采用了 DN80 的公称通径,确保了足够的流量和压力稳定性。
QJ 202-1986 的制定对于提升我国航天工业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管子及管路附件的设计与生产,还促进了航天器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发展。然而,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航天器将面临更加苛刻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QJ 202-1986 的修订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QJ 202-1986 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科学严谨的标准规范,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