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线扎制作的工艺要求、材料选用、制作方法、质量检验及包装运输等细节。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线扎的设计与制造。
Title: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ta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1722-198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于198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线扎制作工艺的行业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航空电子设备中线扎的制作过程,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线扎作为航空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因此,这项标准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QJ 1722-1989的规定,线扎制作工艺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要求。首先,线材的选择至关重要。线材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耐热性和抗腐蚀性,以适应航空环境的特殊需求。其次,在线扎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线材的排列整齐、绑扎牢固,避免出现松散或交叉的情况。此外,线扎的长度、直径等参数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与设备的兼容性。
线扎制作工艺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首先是线材准备阶段,包括线材的裁剪、剥皮和清洁处理。在这一阶段,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线材的质量。其次是线扎组装阶段,需要将多根线材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排列和绑扎。最后是质量检验阶段,通过目视检查、拉力测试等方式,确保线扎的合格率。
在某航空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中,QJ 1722-1989标准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实施。该企业在生产一款新型雷达设备时,采用了该标准规定的线扎制作工艺。通过严格的线材选择和绑扎工艺,确保了线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后续的设备测试中,该雷达设备表现出色,成功通过了高温、低温、振动等多项严苛的环境测试。
据统计,该企业在实施QJ 1722-1989标准后,线扎制作的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到了98%,显著降低了返工率和维修成本。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线扎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的线扎制作工艺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线扎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例如,新型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研发,有望替代传统的铜芯电线,提供更高的导电性和更低的成本。
QJ 1722-1989线扎制作工艺细则不仅是航空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更是保障航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通过对线材选择、绑扎工艺和质量检验等环节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提高线扎的性能和寿命。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线扎制作工艺将继续优化,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