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飞航导弹武器系统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制造、试验、鉴定的全过程研制程序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验收。
Title: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dure for Cruise Missile Weapon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V41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是现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技术环节和严格的管理流程。QJ 1475-1988 是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一项关于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标准文件,它为飞航导弹的研发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框架。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探讨,包括其核心内涵、关键步骤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核心在于其精确打击能力与高效作战性能。QJ 1475-1988 标准明确了飞航导弹从概念设计到部署使用的全过程要求,旨在确保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实战效能。该标准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要求,还强调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为研发团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这一标准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军工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可以有效减少研发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同时,它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以某国产飞航导弹为例,其研制过程充分体现了 QJ 1475-1988 标准的应用价值。在需求分析阶段,研发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军方急需一款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且适应复杂战场环境的导弹。为此,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性能指标,包括最大射程、命中精度等。
在初步设计阶段,团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评审。最终选定了一种采用先进制导技术的方案,这种方案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命中率。在工程研制阶段,研发人员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比如如何优化发动机燃烧效率、如何提升导弹的抗干扰能力等。
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导弹成功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并顺利通过生产定型。如今,这款导弹已成为我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在多次实战演练中表现出色。
QJ 1475-1988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是中国军工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飞航导弹的研发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从需求分析到部署使用,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了武器系统的高质量完成。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飞航导弹的研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而 QJ 1475-1988 的理念将继续为这一领域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