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中地表高程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的地表高程变化监测及碳库增量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rface Elevation Monitoring of Coastal Blue Carbon Carbon Stock Increment Based on Reserve Difference Method - Part 2: Surface Elevation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OE65-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地表高程监测》中,有一处显著的变化是关于地表高程测量精度要求的规定。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版标准对地表高程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地表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为±5厘米,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提高到了±3厘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从而更好地评估碳库增量。为了实现这样的精度要求,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RTK(实时动态差分)GPS技术来进行地表高程测量。RTK GPS能够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非常适合用于这种高精度需求的场合。操作时,首先需要设置基准站和流动站,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公里,并且基准站能够接收到至少五颗卫星信号。然后,流动站接收来自基准站和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得出当前位置的三维坐标,包括高程信息。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场作业时要选择开阔地带以保证良好的卫星视野,避免遮挡物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同时,定期校准仪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地表高程监测的精度,进而为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不仅有助于科学评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也为制定有效的保护与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