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胡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椰壳或木制共鸣箱、钢丝弦为特征的传统板胡。
Title:QBT 5169-2017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 Banhu
中国标准分类号:Y8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板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拉弦乐器,其音色明亮、高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戏曲、曲艺以及民间音乐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承和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国家出台了《QBT 5169-2017 板胡》这一行业标准,为板胡制作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规范。
一、QBT 5169-2017标准的核心内容
《QBT 5169-2017 板胡》标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标准要求琴筒需选用优质红木或紫檀木,确保其密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琴弦则推荐采用尼龙缠绕钢丝弦,以提升音质的稳定性和表现力。此外,标准还对板胡的尺寸、重量以及音准等提出了具体指标,为制作者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二、板胡的文化价值与现代应用
板胡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广泛应用于京剧、豫剧、秦腔等多种地方戏曲中,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听觉享受。例如,在经典豫剧《花木兰》中,板胡通过其高亢激昂的旋律,成功塑造了巾帼英雄的英勇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板胡也逐渐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之中。例如,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曾将板胡元素融入电影配乐《大宅门》,使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兼具时尚感。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拓宽了板胡的应用领域,也为传统乐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三、标准化对板胡产业的影响
《QBT 5169-2017 板胡》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板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据统计,自标准实施以来,国内板胡生产企业的合格率提升了近30%,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标准化还促进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越来越多的外国音乐爱好者开始关注并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QBT 5169-2017 板胡》不仅是板胡制作的技术指南,更是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引入,板胡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