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牛肉生产过程中屠宰和分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优质牛肉的屠宰加工与产品分级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Beef Production - Part 5: Slaughter and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DYZXCP 006.502-2023《优质牛肉生产技术规程》中,第5部分关于屠宰与分级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修订。其中,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之一体现在牛肉分级的标准和依据上。本文将围绕这一变化展开,深入解析其应用方法。
新旧版本牛肉分级标准的主要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牛肉分级主要依赖于肉质外观、脂肪颜色以及肌肉纹理等主观判断因素。这种分级方式虽然直观,但容易受到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分级结果不够准确和一致。
相比之下,新版标准引入了更为科学严谨的分级体系,增加了对牛肉理化指标的要求,如pH值、水分含量、肌纤维密度等客观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获得,从而提高了分级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应用新版标准中的牛肉分级方法,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首先,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牛肉的各项理化指标。这包括pH计、水分测定仪以及显微镜等工具。
2. 培训专业人员:操作上述仪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因此,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准确记录数据。
3. 制定详细的分级流程: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牛肉分级流程。该流程应涵盖从原料接收至最终产品出厂的所有环节,并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及责任主体。
4.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可能会不断涌现。因此,企业还需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采纳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可以有效落实新版标准中关于牛肉分级的规定,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体现了企业在追求卓越品质方面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