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羊场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羊养殖场隐孢子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及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Cryptosporidiosis in Cattle and Sheep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AIA 0269-2023《牛羊场隐孢子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隐孢子虫病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更加强调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在隐孢子虫检测中的优先地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方法详解
首先,在样本采集环节,应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和代表性。对于牛羊粪便样本,应在动物排泄后立即收集,并置于无菌容器中,避免外界污染。如果无法即时检测,需将样本保存于-80℃低温环境中。
其次,在核酸提取过程中,选用高效的DNA/RNA提取试剂盒至关重要。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推荐使用磁珠法提取,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纯度,能够有效去除抑制物,提高后续扩增效率。
然后,在qPCR反应体系配置上,需根据试剂说明书准确配制。通常包括特异性引物、探针、Master Mix以及模板DNA。引物设计应覆盖隐孢子虫属内保守区域,同时具备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反应条件设定为:预变性95℃ 10分钟;循环步骤为95℃ 15秒,60℃ 60秒,共40个循环。
最后,在结果分析阶段,通过软件绘制熔解曲线来判断扩增产物是否单一。Ct值低于阈值线且熔解曲线峰形尖锐表明阳性结果。此外,还需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实验可靠性。当检测到阳性样本时,建议进一步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免疫组化染色予以确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牛羊场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精准诊断,从而指导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