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诸暨水稻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诸暨地区水稻的绿色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Rice in Zhuj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300-2024诸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其中,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改进尤为显著,特别是新增了生物防治的具体实施方法。这一变化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稻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以“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稻田害虫控制”为例,新版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引入赤眼蜂、瓢虫等有益昆虫来抑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常见害虫的数量。应用时,首先需要对稻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目标害虫种类及种群密度。然后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品种,并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释放时间。例如,在害虫繁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释放赤眼蜂卵卡,确保其能够及时孵化并寄生在害虫幼虫体内,从而有效降低害虫基数。此外,还需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同时适当增加稻田周边植被覆盖度,为天敌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手段,不仅能够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还能显著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