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的流程、要求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涉及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的相关科室和人员。
Title: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 Pre-treatment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详细解读一下TCRHA 026-2023中关于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的一项重要更新内容——“标本固定时间”的规定。这项更新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病理诊断的质量。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手术切除下来的病理标本,要求尽快固定,但具体的时间要求较为宽松,通常是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完成固定即可。然而,在新版标准TCRHA 026-2023中,这一时间要求被进一步细化和严格化,明确规定所有手术病理标本必须在切取后15分钟内开始固定,并且在接下来的30分钟内完成完全固定。
那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调整呢?首先,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组织离体后细胞代谢活动会迅速停止,随之而来的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比如pH值、离子浓度等,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通过固定液加以稳定,就可能导致细胞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如果固定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细胞核溶解等问题,从而影响后续的病理诊断准确性。
其次,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缩短固定时间有助于提高整个病理检测工作的效率。过去由于固定时间较长,可能造成实验室工作量集中,尤其是在大型医院或手术量较大的医疗机构,这种延迟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还可能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固定不充分的情况发生。新版标准的实施,实际上是对整个病理检测流程的一次优化,促使医护人员更加注重时效性,同时也对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有效执行这项新的规定呢?首先,手术室与病理科之间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手术医生在切除标本后应立即通知病理科准备接收标本,并迅速将标本送至固定点。其次,病理科需要配备足够的固定液以及高效的固定装置,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标本固定工作。此外,还需要定期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强化他们对固定时间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总之,TCRHA 026-2023中关于标本固定时间的新规,是基于病理诊断质量保障和工作效率提升两方面的考量而制定的。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一次革新。希望各医疗机构能积极响应这一变化,共同推动病理检测事业的发展。